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和答案

   日期:2020-12-22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00    评论:0    
核心提示:做题的时候要掌握深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能把这部分错题采集起来,每一个

做题的时候要掌握深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能把这部分错题采集起来,每一个科目都打造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大家进行考试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以下是智学网为您收拾的《初二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和答案》,供大伙学习参考。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厮守隘口唾手可得

  B.嗫嚅淹没忸怩不安

  C.别墅厮守呱呱坠地

  D.擦拭狼藉骁勇善战

  2.下列词汇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陨落山巅触目伤怀谍谍不休

  B.荣辛蝉翼不知所措安之若素

  C.晶莹简陋呆若木鸡立锥之地

  D.*交卸背乡离井玩固不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汇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大家每一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千万不可戏弄生活。

  B老人白天在中心享受医疗、配餐等专业服务,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C.“430”暴恐分子在x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站外制造针对无辜平民的血腥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其凶恶、残忍的罪恶行径实在让人发指。

  D.“变脸”后的《新闻联播》,一改过去相对严肃、拘泥的形象,看上去更有亲和力和活力,被人耳目一新。

  4.下列句子中没病句的一项是

  A.“创文明城市建平安娄底”全民公益健步行活动在娄星广场。

  B.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成功不只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美国利益。

  C.第32次南极科考测绘队员,分别于四月十二日和四月十五日凯旋归来。

  D.中国主张,为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增加全球核安全水平注入新动力。

  5.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国内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光,西汉文学家、史学家。

  B.女诗人席慕容的咏物抒情诗《长城谣》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C.《日出》这部话剧的作者是现代戏剧作家曹禺,本名万家宝。

  D.《穆斯林的结婚典礼》作者霍达,回族人。作品成功塑造了粱亦清、韩子奇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6.下列句子运用修辞不恰当,影响表达成效的一项是

  A.没阵痛,历史就不可以向前迈步。

  B.看见如此好的麦苗就闻到面包的香味了。

  C.蟋蟀在窗下大声欢叫,我在灯前认真地复习功课。

  D.崇高的友谊是生活乐章的一个音符,没它,不成曲调。

  7.古诗词默写填空。

  ,_____。天下英雄哪个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落英缤纷。

  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尘暗旧貂裘。

  《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豁达、博巨乳襟的千古名句是:,_____。

  《朝天子咏喇叭》中将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的诗句是:,_____。

  8.依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星期天,李浩在滨江公园发现一个学生在草坪里玩耍,他去劝那个学生,那个学生却说:“踩的人多了,少我一个不少,多我一个不多,有哪些关系?”倘若你是李浩该如何说?

  你说:

  9.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点,并说明图形设计的巧妙之处。需要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越150个字。

  构图要点:

  巧妙之处:

  二、阅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下列句子中朗读步伐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B.忘路之/远近

  C.然则/天下之事D.虽/乘奔御风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讲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B.晓雾将歇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欲穷其林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以感慨总领全文,最后又以感慨收束全文。

  B.“高峰入云……沉鳞竞跃”十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

  C.“实是欲界之仙都”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D.选文通过秀美山川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归隐山林、欣然自得的心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

  14.选文写景使用了哪些描写办法?有哪些用途?

  答: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作者作此词时正值壮年,为什么以“老夫”自称呢?

  答:

  1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用途是什么?

  答:

  生命永恒的香味

  马德

  ①书香,是生命永恒的香味。一个人,若手头,桌头,床头,总有悦心的书伴随,是一生的幸事。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所得的,都是生命的真意趣,大滋味。

  ②把念书作为生活的正常状态,是生命最好看的好的习惯。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晴到朝暾甫上。在春秋默然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在起起伏伏中,或悟生活至理,或叹人世苍凉,都不失为生活之快事。即使从青春读到暮年,从黑发读到白首,也自痛快淋漓,心甘情愿。

  ③念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可以一直恬淡愉悦,肯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路,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层生。而所有这所有,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高与引领所致。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后走出完美的生活。

  ④念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博采百家之灵气,汇集文化之精髓,古今中外,万千气象,云集其中。这部分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完美人的灵魂。常念书的人,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锦心绣口,才华横溢。有诗云: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秀,书的高雅,书的睿智,穿过岁月的尘烟,浸润到念书人的心底里,然后,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翩然的风度,一种迷离的风韵,超凡脱俗,卓然于众人之上。

  ⑤被运势的大书影响过的人,不会随便被生活打败。在这个世界上,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九死一生而百折不挠的人,有遇到过多舛的运势,遭受过灭顶的打击而顽强拼争过来的人,读这部分人物的著作或传记,常常被人热血喷涌,灵魂震惊。如此的书,连缀在字里行间的,都是精神之钙。读它,可以厚重人的内涵,使人变得刚强勇毅,不畏强暴,不畏艰险,从而淡定地面对生活呈现给我们的所有。

  ⑥念书的人不会孤独。一本本书,就是一个个心灵的朋友,在独酌的时候,它会与你同饮;在孤寂的时候,它会与你静坐。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己的智慧丰富着你的智慧,以自己的儒雅引领着你的儒雅,以自己的内涵厚重着你的内涵。它不说话,却每时每刻不在催促着你的思索。它以我们的容易,收获着你的丰富,它以我们的开放与接纳,健全着你的精神世界。

  ⑦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一每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得更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会生发出来,飘逸四散。那如兰的一缕芬芳,就是大家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的痕迹。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一看法的?

  答:

  18.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办法?其用途是什么?

  答:

  19.依据文意,仿照下面示例,为第⑤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倘若给我三天光明》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又盲又聋,但她在老师的教导下拼命地摸读,不分昼夜地书写,手指头摸出了血也决不放弃,就如此凭借顽强的毅力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成了20世纪美国有名的作家。一个生活在无声无色世界里的弱女子,却诞生了生命的奇迹。

  答:

  晋这个笨孩子

  吕丽峰

  昨日的校友座谈会上,受邀的晋,一再强调自己是个一般的学生,甚至比普通人要笨非常多,他只是比其他人付出多一点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

  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晋,我想起了关于他的很多美好故事……

  认识晋缘于一个惊讶的开始:大一的第一个学期结束,晋由于《工程制图》不及格而哭的乱七八糟,一个大女生啊!在人来人往的学生工作办公室,低着头,声音哽咽,眼泪吧嗒吧嗒地落着,像个受尽委屈的小媳妇一样。看着晋的样子,我感觉可气又可笑!这个班级确实只有他一个人《工程制图》不及格!可是我还从未见过一个男同学由于考试成绩不及格而这样伤心!

  我联系晋的妈妈知道状况,晋母亲笑呵呵地说:“这小孩从小就非常认真,他已经和我说过了,您不需要太担忧,他会努力的!”稍微放心了,但我担忧如此的小孩经不起困难的打击。

  晋因不及格而在办公室哭泣的消息不胫而走,同学们称他为“泪哥”。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晋就是有点笨,他天天小心小心地画图,反反复复地做题,努力地找其他人请教,可是效果还是不好,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如此的学生如何会喜欢汽车工程这么难学的学科。

  该如何帮这个笨笨的“泪哥”呢?一个周六的下午,我跑到学校邀请晋和我一块到校园里散步。

  晋匆匆从主教楼跑出来,一脸的憨厚讨人喜欢:“吕老师,您今天如何来了,有哪些事情吗?”

  “教室里学生多吗?”我问。

  “好多学生都回家了。”晋说。

  是啊,周6日还在学校一如既往,吃苦耐劳学习的学生真的不是特别多。我装着随意的样子,问晋为何学习这样投入?晋说他就是对汽车专业感兴趣,聊起大学的规划,晋说他想继续深造,争取考研。

  考研?假如考研失败,因一门功课不及格而哭鼻子的学生怎能经受起考研失败的打击?我心里沉甸甸的。

  晋说自己喜欢仰望着一个个美好的目的,他高中时学习成绩一般,能考到北京来是个绝对的意料之外。所以,他还想继续追求我们的目的,无论多么艰难!

  他还是那个憨憨的愣愣的讨人喜欢的大女生,做啥事情都是认认真真的样子……晋拎着个大背包,穿梭于自习室,天天这样,以至于教室里打扫卫生的阿姨也认识了这个天天学习到非常晚的学生。

  大二的第二学期初,晋忽然加入了一个车队,是研究车型设计的那种。一天,晋车队队长居然找到我:“吕老师,您知道晋吗?”“知道啊。如何啦?”

  “他是大家车队的队员,他对车队工作负责到真的是可怕的程度!”队长打着手势,有点语无伦次,“老师,我不知晓如何形容他。每次讨论,他都是毕恭毕敬的样子,记录了一本密密麻麻的笔记。常常一个人在实验熬到凌晨,就那样琢磨啊琢磨。我真怕比赛失败了,他会同意不了打击!您劝劝他吧。”

  当我找到晋知道状况时,他嘿嘿地笑了:“老师,您不需要担忧这个,我非常不错。我这个人嘛,理解力比其他人差点,我只有多花点时间而已。”晋一副轻松愉快的模样!我放心了,这只是一个所谓的“笨”学生的“笨”做法而已!就让他以我们的方法继续追逐梦想吧!

  大学四年,晋成绩一直在中等偏上的状况,但是他英语四级,意料之外地考取了大学的研究生,目前他凭着我们的努力进入一家很好的企业,他成了部门的骨干和精英!

  座谈会上,晋的推荐像涓涓细流,平静地震惊着倾听的学生。晋说:“成功没捷径,我只是比其他人付出多一点,努力多一点而已。”晋的笑容还是那样的纯真。

  20.依据小说的情节,以晋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主要事件

  开端

  进步天天背着书包穿梭于自习室

  高潮对车队工作极为负责

  结局

  21.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叙事顺序?请简要剖析。

  答:

  2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汇,说说其表达成效。

  每次讨论,他都是毕恭毕敬的样子,记录了一本密密麻麻的笔记。

  答:

  23.文中说晋能考上北京的大学,考取大学的研究生是“意料之外”,你觉得这是意料之外吗?为何?

  答:

  24.文中的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剖析。

  答:

  三、写作

  25.依据下面的题目,按需要作文。

  题目:漂亮的

  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成记叙文;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考试题目答案

  一、

  1.D2.C3.D4.B5.A6.C

  7.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什么地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8.假如每一个人都这么想,那这有生命的小草早就死在大家的脚下。多你一个就非常多!少你一个会极少!不踩草坪,这是最起码的道德。

  9.示例:图形由“BEIJING”、“2022”和中国书法“冬”字组成。它由一个运动的人物形象和其下方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巧妙组成汉字“冬”,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既展示了冬天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魔力,彰显了动感、时髦和现代,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

  二、

  10.B11.A12.C

  13.我携一条小船,抱着细毛皮衣和火炉,一个人到湖心亭看雪景。

  等到下了船,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别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14.“痕”“点”“芥”“粒”等词用得巧妙,这部分量词从侧面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

  15.菊花盛开,天空明净,秋色清爽的景色。以此美景衬托作者沉甸甸的心情——对虚度年华,碌碌无为的感伤。

  16.词人以心比“男儿烈”“因人常热”,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激情;用“俗子胸襟哪个识我”两句,表达对凡夫俗子不知道我们的理想抱负的激愤之情,表现自己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最后运用典故,抒写知音难觅的极度痛苦之情。

  17.念书能让生命散发永恒香味。念书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念书可以培养人儒雅的气度;念书可以厚重人的内涵。

  18.运用了喻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法,形象而突出地论证了“念书是智慧的行为,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的看法,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19.示例:《钢铁是如何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强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病魔的搏斗中,他咬牙坚持创造了“死而复生”的奇迹并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20.因《工程制图》不及格而哭泣

  考取了大学的研究生,后来进了一家很好的企业。

  21.倒叙。由受邀在校友座谈会上侃侃而谈的晋引出对晋的有关往事的回忆,最后又回到座谈会。

  22.“毕恭毕敬”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晋讨论时认真态度,凸显了人物专注认真、积极进取的精神。

  23.不是意料之外。这与晋平日的付出与努力分不开的。由于他比其他人刻苦、认真,功到自然成。

  24.晋是一个学习刻苦、工作努力、向着目的奋力拼搏、执着前行的人。剖析略。

  

  一、积累

  1.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用工整的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签订惦记交卸脖颈

  B.防备溃退取缔阻遏

  C.歼灭差使琐屑寒噤

  D.憎恶诘问震悚憧憬

  3.请标出下面各组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A.仄歪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

  B.荒谬不可明状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C.惧惮眼花缭乱情郁与中月明风清

  D.狼籍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富丽堂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家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年青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旁敲侧击的。

  5.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来源搭配有误的一项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

  C.《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

  D.《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

  6.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进步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通常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说,是古时候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将来来大家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法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7.按原文或提醒默写。

  坐观垂钓者,_____。

  《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的缘由的语句是:。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

  ,_____。

  《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所有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诗词。

  ,,

  9.将下面这则材料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五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氛围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的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要紧思想为教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步观,为夺取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开幕会上,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概括: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讲解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阡陌交通:便要还家:

  无论魏晋:处处志之:

  11.翻译句子。

  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大家进行描写的?

  13.《桃花源记》一文作者设计渔人再找到桃花源而不能,刘子骥“未果”,如此设计有哪些用意?为何作者要设计如此的结局?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剖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善意

  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马上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非常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的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那眼睛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假如她努力跳了一下,那肯定是楼下的小孩们发出了开心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些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双眼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些,她那样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

  我与小姑娘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双眼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非常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非常不错,一直一伸手,又羞怯地缩了回去。

  后来,她妈妈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来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甲]望着,突然地扬起了手,向我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母亲[乙]捉了回去,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她没拇指的右手。

  我的心,突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样扬着,久久地没收回。

  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妈妈冷漠、倔强的脸色。我瞬间了解了很多……

  从那将来,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妈妈一直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园,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愿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姑娘的双眼便出目前对面阳台上。

  看见我时,小姑娘依然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一个人面对生活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妈妈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

  ⑽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见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突然有点冲动:“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大家家对面,非常讨人喜欢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拇指,做朋友时,不可以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可以表示好奇。”潇潇非常奇怪,问:“为何?”

  ⑾“由于小朋友没拇指已经非常伤心了,可能在很长时间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会非常伤心的。”

  ⑿潇潇似懂非懂地址了点头,奔向小姑娘。

  ⒀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非常多种表达方法。譬如,不是所有些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由于,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能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视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法,它远要比准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大家脆弱的心灵。

  ⒁小姑娘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妈妈。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显然,那妈妈认出了我,冲小姑娘勉强点了点头,小姑娘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

  ⒂那天,小姑娘和潇潇玩疯了,她的妈妈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

  14.“小姑娘的双眼”一直牵扯着“我”敏锐的心。揣摩第段的“我的心颤了一下”,第段的“我的心,突然地疼了一下”,第段的“我的心怅怅的”这三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别指出产生这部分心理的具体缘由。

  15.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从第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甲][乙]

  第段“面目冷清的妈妈一直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一句中有动词“攥”。结合你对“妈妈”这个形象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成效。

  16.作者觉得“有时,忽视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法,它远要比准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大家脆弱的心灵”。你认同作者的怎么看吗?结合你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具体说说你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置,是处置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非常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屋,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可以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仅仅是为了居人,它还需要可游,可行,可望。“望”非常重要。所有美术都是“望”,都是赏析。不但“游”可以发生“望”有哪些用途,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可以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大家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非常重要有哪些用途。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很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一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如此,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大家知道窗子的美感用途: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无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赏析。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所有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去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拾掇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仿佛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点。

  17.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去应该遵循的思想外,特别应该满足的需要。

  18.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拥有那两种功能?

  19.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用途?

  20.依据本文所提供的有关常识,说说为何民间老式房屋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21.请在文章第⑧段的横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

  22.积累链接:在小学时,大家过去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成效,请你默写出有关诗句。

  三、写作

  23.诗人说,生活没爱,就像春季里没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大家说,爱,常常让大家欢欣,有时,也让大家烦忧。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需要: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感受。

  参考答案

  1.略。2C3.惶一皇明一名与一于籍一藉4.B5.D6.D7.徒有羡鱼情惟吾德馨我家襄水曲,遥隔楚天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日暮乡关什么地方是烟波江上使人愁8.略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l五日在京开幕,胡锦涛作要紧报告。10—11.略l2.一是活动,二是穿戴,三是精神状况。13.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来寄托我们的社会理想。然而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如此的理想的地方无处可寻是没有的,含蓄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14.答卷要素:能较准确地指出产生有关心理的具体缘由。比如:第段“我的心颤了一下”——看到小姑娘寂寞的眼神……第段“我的心,突然地疼了一下”一一发现小姑娘右手没拇指……第段“我的心怅怅的”一一担忧妈妈的过分保护,会造成小姑娘长大后没办法一个人面对生活风雨。

  15.[甲]A[乙]B答卷要素:联系对妈妈形象的理解来领会“攥”的表达成效。酌情给分。比如:“攥”紧紧地、用力地握住;生动传神地写出妈妈生怕其他人发现女儿的残疾、担忧女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心态。

  16.答卷要素:允许考生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重要要能自圆其说。有自己明确的看法;有较充足的依据、能自圆其说。例一:从文本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出发,同意作者的看法……例二:联系我们的生活体验,有独到的见解,且能自圆其说……例三: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强调不一样的状况应用不一样的方法。

  17.可行、可游、可居;可望

  18.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

  19.起承上启下有哪些用途。

  20.由于民间老式房屋的天井、院子,既“可居”,又“可望”,符合园林艺术的特征,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21.不是……而是……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3.根据第一单元作文评分准则进行评价。

  

  一、积累与运用

  A、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转弯抹角(mǒ)

  B、歼灭(jiān)拂晓(fú)嫉妒(jí)文绉绉

  C、荒谬(miù)寒噤(jìn)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瓦砾(lì)诘问(jié)惊涛骇浪(hài)

  2、下列各组词汇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脏物制裁荒谬张皇失措

  B、狼藉琐屑烦燥微不足道

  C、谋划取缔悠闲触目伤怀

  D、淬然消耗地窖穷愁缭倒

  3、按课文默写。(6分)

  少壮不努力,_____。(《长歌行》)

  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

  国破山河在,_____。(杜甫《春望》)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无丝竹之乱耳,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名著阅读(请同学认真读题,完成一、二小题)(1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5分)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样美的车,他我们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样亮,垫子是那样白,喇叭是那样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好像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我们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讨人喜欢,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立刻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忙,他与它之间没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址,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非常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好似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冬季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很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怎么样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乳房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两个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作家的小说《_____》。

  (2)A段写样子意气风发;B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依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造成祥子萎靡不振。

  (1);

  (2);

  (3)。

  (二)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会。

  (1)这段文字源于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_____》。(填篇名)(1分)

  (2)书中篇章多是写作者童年往事,请另选一篇你印象最深的,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文章记叙的主要内容。(4分)

  A.印象最深的篇名:。(1分)

  B.主要内容:。(3分)

  二、综合性学习。(8分)

  5、从梦中醒来的那天早上,弹片填满了盛着你童年的池塘;天空里不见了布谷鸟的欢唱,是魔鬼的翅膀遮住了太阳,妈妈的眼眸里只剩下忧伤;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是大家心中永远的痛,大家期望看到洁白的鸽子在蓝天自由飞翔,期望看到小孩们的笑脸像花一样绽放,大家期望世界能铸剑为犁!

  (1)活动一:史话言战(1分)

  通过这次活动,你知晓了历哪些的战争,请列举两例。(中外皆可)。

  (2)活动二:名人言战(2分)

  请写出关于战争的两句名言。;_____。

  (3)活动三:战争言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可提取哪些信息?(每则材料提炼一条)

  资料显示,平均每消灭一个敌人所花成本:首次世界大战为2万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为20万美元,朝鲜战争为55万美元,第四次中东战争为100万美元,上世纪80年代的局部战争为180万美元。

  据悉,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派出的专家对阿富汗的生态状况调查后发现,有80%农业人口的阿富汗,在经历了25年军事冲突、4年的干旱后,自然资源状况紧急恶化,水资源流失、森林被毁、土地状况恶化乃至沙漠化。

  经历了海湾战争的伊拉克人民深受美军贫铀弹长期辐射的害处。在伊拉克南部小城巴索拉医院工作的肿瘤专家阿里在今年3月对墨西哥《全球化》月刊记者约翰皮尔格说,在海湾战争之前,巴索拉每一个月大约有3~4人死于癌症,现在死亡率上升了12倍,仅仅在他的医院每一个月就有30~35人死于癌症。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4)活动四:和平祈盼(2分)

  和平鸽正衔着一支绿色橄榄枝,向硝烟的战场洒下和平的雨露。请以倘若我是一只和平鸽开头说一句话。

  倘若我是一只和平鸽,_____。

  三、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老王》片断完成6----10题(13分)

  ⑴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平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看上去那样高。或许他平日不那样瘦,也不那样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⑵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⑶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由于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如何说的,反正意思非常了解,那是他送大家的。

  ⑷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大家吃?

  ⑸他只说:我不吃。

  ⑹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⑺我也赶忙讲解:我知晓,我知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⑻他或许感觉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⑼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忧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仿佛不可以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可以想像他是如何回家的。

  ⑽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如何了?好些没?

  ⑾早埋了。

  ⑿呀,他哪个时候

  ⒀哪个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⒁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由于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⒂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不是知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晓的。但不知为何,每想起老王,总感觉心上不安。由于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由于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日渐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6、说说第一段中直僵僵地镶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成效?(2分)。

  7、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用了什么描写?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一描写有哪些用途?(3分)。

  8、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何最后还是收了钱?(2分)。

  9、在选文中,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之情表目前那几个方面?(3分)。

  10、你是怎么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我日渐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3分)。

  (二)阅读《爱心无需声张》语段,完成11---15题(14分)

  ①他调到这个科室不久,就发现科室存在着很多的浪费问题。比方说纸张,非常多没用就扔到废纸篓里了。比方说剩菜剩饭,每次看到那半盆半盆的剩饭,他的心里就疼。他知晓要想改变大伙的习惯非常难,尽管他也想了非常多方法,大伙表面上也收敛了很多,但内心里并不买他的账,他不在的时候依然我行我素。这所有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一科之长,他感觉有必要改变这种近况。

  ②那次科务会开得非常艰难,最后,他向大伙摊了牌,他说想成立一个爱心小组,但并无需大伙的钱,只须大伙把浪费的东西节省下来就好了。他指定了一个负责人,列了一个废品收购的清单,并要负责人设立一个账目单,最后他要大伙签字认可,并承诺不管这部分钱做啥,都要以科室爱心小组的名义。

  ③他的工作做得非常到家,又是领导。大伙都没怎么说,但是浪费的现象却明显少了非常多。那些用完的废纸都收购在一个大纸箱里,一些瓶瓶罐罐放在另一个大纸箱里。剩饭剩菜没法收购,他就号召大伙互相监督。在爱心的名义下,大伙都做得有条不紊,无人想在这方面不配合。

  ④半年下来,负责人对大伙公布了收购废品积攒的钱,90多元。大伙都露出了微笑,他更是喜在眉梢。第一笔爱心捐款他们寄给了西部妈妈水窖工程,非常快他们就寄来了感谢信。首次的成功让大伙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凝聚力,收购废品的情绪空前高涨。

  ⑤第二年的时候,他不失机会地提出了我们的第二步计划,每个人每月捐出1元钱。这次的计划一点阻力都没,1元钱,大伙都按时交纳。没一个人表现出迟疑。

  ⑥第三年的时候,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往另一个单位。他对大伙说,期望能把爱心小组坚持下来,并表示自己永不退出。大伙都同意了他的嘱托。后来又有一些人参加进去,他们捐出的数目一次比一次多,当然他们并没声张,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啊。

  ⑦几年后爱心小组的事迹不知如何被一个晚报的记者知晓了,在几次三番的报道之后,爱心小组的事情大伙都了解了。那年爱心小组成了整个公司最亮丽的风景,记者采访他,但他拒绝了。他说,爱心是无需声张的。

  ⑧公司给爱心小组的表彰,两万元钱。小组成员们没商量就达成了协议:原封不动地捐出。如此的结果是他没想到的,他原本的初衷只是为了节省啊。

  ⑨爱心无价,以爱的名义,所有些事情便都会产生一个美好的结局。

  11、假如将标题改成爱心怎么样?为何?。

  12、阅读全文,概括一下爱心小组成立后,都做了哪些事?。

  13、联系全文,品读第④段画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14、第⑧段小组成员们没商量就达成了协议:原封不动地捐出这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何?(3分).

  15、罗丹说:日常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双眼。在大家的日常,像爱心小组如此默默地奉献爱心的人和事非常多。请你依据你的生活实质,谈谈你的发现。(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19题。(1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6、讲解加点的字词(4分)

  ⑴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⑵无论魏晋。无论()

  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⑵不足为外人道也。.

  18、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征?(1分).

  19、从两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3分)

  (1);(2);(3)。

  四、作文(50分)

  2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需要完成写作任务。

  (1)大家行走在成长路上,行囊里有爸爸妈妈的叮咛,有师长的教会,有朋友的关爱,还有一路上储备起来的勇气、乐观、坚强请以我的行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那次,我与擦肩而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需要:

  ①假如选择题目(2),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D2、C

  3、老大徒伤悲气蒸云梦泽濯清涟而不妖

  城春草木深日暮乡关什么地方是无案牍之劳形

  4、(一)

  (1)老舍《骆驼祥子》

  (2)答案仅供参考

  (1)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

  (2)很不容易结了婚,妻子又难产死了;

  (3)大病几场,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二)

  (1)《五猖会》。

  (2)略

  二、综合性学习(8分)

  5、(1)(2)略

  (3)信息一:战争的成本在不断增加战争,不只对参战国的经济造成重创,而且对世界经济的进步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信息二:战争对生态破坏紧急,水源危机、植物类型的消失、森林降低、土地侵蚀和沙漠化是冲突的势必结果,当地民众将因此受害无穷。

  信息三:战争对大家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4)略

  三、阅读题(39分)

  (一)(13分)

  6、夸张,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形容干枯的特征。(2分)

  7、外貌描写,突出了老王身体的枯瘦和极度虚弱,更突出了他的善良。(2分)

  8、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2分)

  9、①见面就询问老王的病情。②付给他香油和鸡蛋的钱。③怕他摔倒,站在楼梯口看他下楼。④老王走后,对自己没请他坐坐喝茶感到抱歉。(3分,答出3点即可)

  10、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运势,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改变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非常不够,所以感到愧怍(3分)

  (二)(14分)

  11、不好。由于标题除去有爱心包含的意思,还诠释了奉献爱心者们的真诚与无私,无需声张的爱心更让人起敬,同时用文中科长的话来做标题,能更好地揭示主题。

  12、①收购废品,所得钱款捐给了西部妈妈水窖工程;②每个人每月捐钱;③将受公司表彰的两万元资金全部捐赠

  13、正是在爱心的召唤下,大伙解决了浪费问题,有了第一笔捐款并得到认可,大伙领会到了奉献爱心的幸福感,所以收购废品的热情更高。

  14、不可以。文中加点字表现出小组的此次捐赠行为是不约而同想到的,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经过多次讨论后才完成的,更体现出爱心小组成员的可贵品质,体现爱心的真诚。

  15、自主探究,结合生活实质来回答即可。比如爸爸妈妈默默的爱,老师同学对你的帮忙,路人对你的援助等。

  (三)(12分)

  16、讲解加点的字词(4分)

  ⑴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⑵无论:别说,(更)不必说

  ⑶延:邀请

  属:类

  17、(4分)

  ⑴渔人一件一件地向他们讲述自己知晓的事,桃花源中的人都感到惋惜。

  ⑵不必对外面的人说起。

  18、略(1分)

  19、(3分)(1)环境优美;(2)和睦安乐;(3)没战乱(没压迫,没剥削,没纷扰)。

 
标签: 初中二年级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